日期 : 2020/10/18 (週日)
撰稿 : 陳玉瑛傳道
經文:腓立比書四章4-7節
前言
上帝是愛,渴慕上帝,就是渴慕上帝的愛,渴望被上帝的愛充滿。
上帝是道,渴慕上帝就是渴慕上帝的話語。
你對上帝的話語渴慕嗎?
除了主禱文之外,有哪一段聖經是你常使用的禱告?
腓立比書四章6-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我不只是喜歡這兩節聖經,而且常常用這兩節聖經,因為人活在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會讓我們焦慮、掛慮。
應當一無掛慮
甚麼是焦慮、掛慮?
「焦慮」這個字的意思是「分裂的心」,有太多的事情會讓你的心分裂。
當我們焦慮時,心靈會分裂成好幾塊,是因為有太多的需要,有工作的需要、家庭的需要,特別是人際關係的衝突⋯⋯當然還有各方面的需要都會讓我們焦慮。
焦慮是從壓力來的,不論是外在或是裏面。
根據統計,人們百分之七十的疾病,都是從壓力而來。
不過,壓力不一定會產生焦慮。
但人類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壓力,壓力會造成人很多的焦慮。
我常問神,「主啊,你如何處理焦慮,上帝你有壓力嗎?祢能不能告訴我,你的祕訣是甚麼?」,此時我的意念感受主微笑地對他說:「孩子,壓力不會讓我們垮掉,是壓力加上私慾才會讓我們垮掉。」
而這私慾指的是自我中心或是人的罪,這些才會壓垮人。我們活在世界上難免會有很多的壓力,當壓力加上私慾、自我為中心的時候,就產生了,不但會造成很多焦慮,也是各樣疾病產生的來源。
如何才能一無掛慮
如何才能一無掛慮?
答案在腓立比書四章4-5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
所謂「一無掛慮」就是讓上帝來作主,你自己不要去承擔。上帝的兒子來到世界上,祂的生活方式就是:凡事求告天父上帝;這也是腓立比書四章6-7節這段偉大的經文的精義:「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耶穌在各樣的情況之下都尋求天父,耶穌的一生是禱告的一生。
甚至現在耶穌已經完成十字架的救贖、復活升天,祂仍在父的右邊為我們禱告。
基本上耶穌的生命是一個謙卑的生命,也是一個禱告的生命。
所以一個人謙卑與否從一個記號可以看得出來,叫作禱告,而且要做謙卑的禱告。
禱告不一定會讓人卸下焦慮;惟有謙卑的禱告,才會讓人卸下焦慮。甚麼叫作「一無掛慮」?
腓立比書四章6-7節告訴我們謙卑的禱告、一無掛慮的禱告有幾個很重要的元素。
謙卑禱告的要點
1.要禱告
第一要禱告!
基督徒遇到大事、困境的事,很多時候不是先去禱告,而是自己想出一百種的方法,花很多時間找方法、找人、找資源,努力的想出很多的解決辦法,唯獨忘記要禱告。
大事已是如此,小事當然更不會去禱告了。
每天禱告時間只有幾分鐘,當然沒有辦法為太多事情禱告。
還有,平常我們也不禱告,一但遇到問題就開不了口禱告。
其實日常例行的工作、家庭生活、學業都很重要,可是我們常不會禱告。
甚至面對每週例行的團契、崇拜聚會與事奉,我們也會忘了預備禱告,因為一切都太習慣、太自然了。
越是規律例行的事,我們越是習以為常,我們的本性越不覺得需要禱告。
但是一個願意凡事禱告尋求上帝的生命,就是像主耶穌一樣柔和謙卑的生命,因此基本上禱告的生命,就是一個謙卑的生命。
我鼓勵大家準備一本禱告本,在每天的靈修裏面,為例行的事情禱告;把突發的事情記錄下來;很多重大事情也要列出來,把最重要、最重大、最困難事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列下來,並且好好禱告,記錄會幫助我們清楚自己是不是倚靠主;所以,務要禱告!
為什麼要儆醒禱告呢?彼得為甚麼會三次不認主?
原來他早在客西馬尼園時就已經睡著了,耶穌對彼得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馬太福音廿六:41;馬可福音十四:38)
彼得後來果然入了迷惑,三次不認主。可見禱告跟儆醒是緊密連結、不可分的。
所以「謙卑的禱告」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禱告!還有,要好好地作記錄,因為人是很健忘的動物。
2. 要感謝
「謙卑的禱告」的第二件事情是,要感謝!
有時候我們越禱告越焦慮,不禱告還好,一禱告就一直注意問題,把問題放大,都不知道把上帝放哪裏去了。
保羅提醒我們,禱告時要記得感謝:「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四:6)因為感謝會把我們的眼光從問題本身轉向上帝。
我們要感謝上帝:祂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上帝,雖然當下事情還沒有解決,但因著我們對上帝的認識與信賴我知道事情一定會被解決。上帝愛我們,祂過去怎麼幫助我們,現在也怎麼幫助我們,未來更會繼續幫助我們。
面對難題,正好可以顯出上帝的奇妙,讓我們可以更多經歷到祂的大能。
因此事情雖然還沒有解決,我們已經可以開始感謝祂了。
感謝上帝要變成我們生命的習慣。
當上帝成就這事,你就會經歷上帝同在的喜樂。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裏禱告,祂說:「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祢的意思。」(馬可福音十四:36)
由此清楚看出,耶穌一直沒有把眼光離開上帝;祂始終感謝讚美上帝,一直倚靠上帝。所以謙卑、不焦慮的禱告,一定會有「感謝」滲透在當中!
3.要傾聽
所以一個「謙卑的禱告」除了好好地禱告、好好地感謝之外,並且要在禱告中傾聽聖靈的聲音。
最好是用經文來禱告,有些時候上帝會藉經文回答你的問題;有些時候在禱告中,聖靈會引導你,把祂的話放在你的心思意念裏。
禱告是雙向的,禱告需要傾聽聖靈的聲音,傾聽主給我們的聖潔思想。
如果你的心思意念不改變,焦慮必定無法消除。
焦慮表示你在倚靠自己,而不是倚靠上帝。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7)
如果你真正能夠做到交託的禱告,出人意外的平安就會臨到,這時候聖靈會改變你的思想。
所以謙讓卑的禱告,第一個要禱告;第二個要感謝;第三要在禱告中傾聽聖靈對你所說的話。
團隊彼此代禱
在焦慮還臨到之前,要找人跟你一起禱告!
很多時候事情太難,自己禱告說不出來,自己一個人很難禱告的時候,有禱告同伴將會是很大的幫助。
耶穌來到世界上,為我們完成救贖;耶穌來到世界上,帶領我們作門徒,而祂帶領人作門徒,最重要的一個標記,就是謙卑的禱告!
作門徒的特徵就是會謙卑的禱告,以及會和一群謙卑的人一起禱告。
在禱告的時候,上帝奇妙地賜給同工們有積極、造就、安慰、勸勉的話語,更清楚的方向、更清楚的禱告幫助我們。
雖然禱告當下有些事情仍處於混沌狀態,可是透過不斷地禱告、感謝、傾聽,乃至於採取行動,我們越來越喜樂,越來越不會焦慮。
結語
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禱告,先求主幫助我們在禱告方面能夠突破,學習謙讓、一無掛慮的禱告;其次,要把我們掛慮的事情帶到主面前,用感謝的心禱告主,用心聆聽聖靈的聲音,問上帝說:我該採取甚麼行動?
並且照著去做,上帝必定照著祂寶貴的應許,把出人意外的平安喜樂,充滿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