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er: Greg Rosenke

日期 : 2020/10/02 (週五)
撰稿 :
關宗翰傳道
經文:路加福音5:27-32
金句 : 耶穌說:「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路5:32)
中心信息: 利賽人和文士「自以為義」,使自己喪失了得到救恩的機會,我們如果「自以為義」也可能會被耶穌拒絕。

前言

耶穌呼召利未」在三卷福音書中都有記載。

對比三卷福音書的記載,可以窺探其中的差異性,也可以比較完整的呈現耶穌呼召過程的樣貌。

例如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所呼召的稅吏利未,是亞勒腓的兒子。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所呼召的稅吏叫做「馬太」(可能就是馬太福音的作者)。

馬太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上帝的賞賜」的意思,有可能是受到耶穌呼召後的感動,因為感謝上帝讓我得到了救恩,所以改名為「上帝的賞賜」。

路加福音裡的耶穌說我是來召壞人「悔改」,另外兩卷福音書則沒有「悔改」這個字。

呼召利未

今天我們要藉由路加福音的記載來思考我們的信仰生命。

路5:27記載「這事以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收稅的人名叫利未,坐在稅關上。

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呼召利未是發生在耶穌潔淨痲瘋病人(路5:12-16),以及耶穌醫治癱瘓病人(路5:17-26),呼召利未是發生在「這兩件事」之後。

而且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路5:20記載耶穌看見他們的信心,就對那癱瘓病人說:「朋友,你的罪蒙赦免了。

這一節經文的罪蒙赦免,與今天所閱讀的5:32耶穌說:「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悔改,以及罪蒙赦免,都突顯了耶穌拯救的救恩。

這些經文段落都有共同的反派角色 -法利賽人與文士,這些人反對耶穌,也拒絕耶穌的救恩。

而耶穌呼召利未,聽到耶穌說:「來跟從我!」,5:28利未就起來,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聽到」耶穌的呼召,就立刻「撇下所有跟從耶穌」。

反應出毫不猶豫的信仰態度,同樣的記載是5:11「他們把船靠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主日的經文),耶穌呼召門徒的過程,最後門徒也是撇下所有跟從耶穌。

撇下所有」是路加福音很特別的一種描述手法,代表的意思是生命全然的改變,放棄自己的財富、偏見(漁夫捕魚的過程),生命得到改變,而改變的關鍵就是「願意跟隨耶穌」。

拒絕救恩的義人

利未聽到了耶穌的呼召,立刻撇下所有跟隨耶穌。

得到救恩的利未在家中大擺宴席,邀請耶穌、耶穌的門徒和他的朋友一起享用。

利未所邀請的對象都是「自己人」稅吏,經文也記載還有一些「其他人」。

這些「其他人」是誰?

我們不太清楚。

但是在耶穌時代,會一起群聚用餐者大致上都屬於同一個群體。而這個群體被法利賽人和文士(經學教師)看做是「罪人」的團體。

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依靠遵守律法、飲食的潔淨律,以及有沒有行割禮?

視為是否屬於同一個群體的印記。

沒有守律法、行割禮、沒有遵守飲食潔淨律的人,都不屬於猶太群體。

不屬於同一個團體的人都是「不潔淨」的人,這些人不屬於上帝的子民、也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也沒有盼望。

所以法利賽人和文士發怨言指責耶穌和他的門徒:「你們為甚麼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喝呢?

這一節經文路加使用「發怨言」這個字很值得我們注意,因為這一個希臘文字在舊約聖經的希臘文版本裡(七十士譯本)通常用來描寫以色列人在曠野對上帝發怨言,例如出埃及記16:7-12裡的發怨言,以色列人抱怨摩西沒有東西吃(因此上帝賜下嗎哪和鵪鶉)。

路加特別使用「發怨言」這個字,表示法利賽人和文士,其實是在埋怨上帝,路加凸顯這些人拒絕耶穌,也等於拒絕上帝。

摩西指責抱怨的以色列人民說:「上帝已經聽見你們對他發的怨言。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出16:8)」。法利賽人和文士埋怨耶穌,其實也是在埋怨上帝。

人人都需要救恩

耶穌聽到了法利賽人和文士的怨言,5:31-32耶穌對他們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

5:32合和本經文記載的是「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義人不需要悔改嗎?

如果是被上帝看為是義人,不需要悔改。但是如果是「自以為義」的人,就需要悔改,也需要救恩。

因此耶穌在這裡回答法利賽人與文士,其實帶有諷刺的意味,耶穌批評他們是「自以為義」的人:你們自以為自己已經得到救恩,當然也就不需要耶穌了。

路加福音18:9-14,耶穌針對自以為義的人所說的比喻(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就反應出在上帝的眼中,這些拒絕耶穌、對耶穌發怨言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不會被上帝當作是義人。

他們自己以為自己是義人,自以為已經得到救恩,但是其實卻是毫無盼望的人,最可憐的就是這種人。

耶穌批評他們自以為義,當然不需要悔改、也不需要救恩。

而利未撇下所有來跟隨耶穌,是付出悔改的真實行動,真實的悔改帶來的是生命的轉變,也就如同馬太福音所記載的,耶穌呼召利未是「上帝的賞賜」。

主耶穌的救恩帶來利未生命的轉變,猶如上帝所賞賜的恩典禮物。但是對於發怨言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來說,拒絕了主耶穌的救恩,也使自己失去了盼望。

結語-信息反思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如何透過今天的信息以及經文,來思考我們的信仰生命呢?

我們會不會與法利賽人和文士一樣?

他們「發怨言」抱怨耶穌與罪人一同吃飯,其實是「自以為義」的心態,他們的「怨言」使自己失去得救恩的盼望。

我們有沒有像法利賽人和文士一樣「自以為義」?

所以就忽略要努力活出有愛的信仰?

忘記要努力建造自己的信仰生命?

自以為義」是我們信仰、靈命成長的最大阻礙,當我們「自以為義」,就可能產生高傲的心態、可能會歧視別人、也不願聽從別人的建議,法利賽人和文士「自以為義」,使自己喪失了得到救恩的機會,我們如果「自以為義」也可能會被耶穌拒絕。

祈求聖靈幫助我們,鑒察我們的內心有沒有「自以為義」的高傲心態?

人人都需要救恩,如果基督徒自以為義,就更需要悔改、更需要耶穌的救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