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er: Matthew T Rader

日期 : 2020/09/11 (週五)
撰稿 :
關宗翰傳道
經文:路加福音10:30-35
金句 : 耶穌問:「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路10:36
中心信息:幫助人不是無限制的燃燒自己,要承認自己是有限的而懂得去尋求幫助。幫助者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發現受助者的需要,身心健康的幫助者,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前言

今天的經文與主日禮拜的經文一樣。

在主日的信息分享裡,我們提到耶穌希望我們努力跨出自己心中的界線,去接納、去愛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包括非基督徒,或是不同信仰的人都應該是我們要去愛的對象,努力去幫助人,成為別人的鄰舍。

然而成為別人的鄰舍去幫助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時候我們會過度的燃燒自己,因為幫助別人而讓自己受傷、導致有的人甚至不敢再繼續幫助別人。

這也是為甚麼牧者的耗損率這麼高的原因(我們總是希望努力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但最後把自己燒光,也沒有幫助到人)。

今天我們要再一次的閱讀這一段經文,再次的思考該如何幫助人,不讓自己燃燒殆盡,而是越幫助人,自己越有力。

同理心&承認自己是有限的

路10:36,耶穌說完了比喻故事之後,問律法教師說:「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

耶穌的提問表示耶穌是站在「受幫助者」的角度去思考。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有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角度來看事情,認為某一件事情對妳是最好的,所以我就要用這種方式去「幫助妳」,但是實際上卻可能收到反效果,我們應該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發掘他們的需要。

如果不是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自以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到對方,實際上卻可能帶給對方壓力,或是只是滿足自己幫助人的虛榮心而已。

最後兩方面都會受傷。

因此站在需要幫助的人的角度去設想,努力去發掘受助者的「真實需要」是很重要的,這也就是一種同理心。

另外10:34-35,比喻故事裡的撒馬利亞人替受傷的人包紮之後,就把他送到客棧去,幫他付了錢,請客棧照顧他,如果錢不夠,等她回來後會再付清所有費用。

這兩節經文可以讓我們思考,每一位幫助者的能力其實都是有限的。

以撒瑪利亞人來說,他可能臨時經過那裡,身上沒有足夠的醫療用品,也可能因為還要趕路,所以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照顧他,也或許他沒有足夠的急救知識,所以想到客棧應該可以幫助他。

總之撒瑪利亞人知道自己現在沒有能力可以提供足夠的幫助,因此幫忙他轉介至客棧,這提醒我們,幫助人也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界線在哪裡,要知道、也要承認我們是有限的人。

我們沒有辦法將全部的責任通通承攬在自己的身上,幫助者不可以以為自己甚麼都能做,也不能誤以為自己甚麼都要做。

當我們認知到自己是有限的,我們就要懂得將受助者轉介到其他可以幫助他的地方,或是社福機構。

這是一個社會互助的網絡,在這個互助的網絡裡,幫助者要知道去尋求幫助,才能撐起幫助者自己,不致於讓自己陷入燃燒殆盡的危機中。

健康的助人態度

也因此,幫助者要知道自己的身心狀況,是否足夠健康?

能夠繼續的提供幫助。要知道撒馬利亞人在耶穌的時代,是受猶太人排擠的族群,是被猶太人視為不潔淨的人,被排擠的人卻願意提供幫助給排擠他們的人,提醒我們這位撒馬利亞人擁有健康的態度。

比喻故事裡的撒瑪利亞人沒有因為受猶太人排擠而拒絕幫助猶太人,他以健康的態度察覺到自己內心那股願意幫助人的心志,所以當他看到倒在路旁的傷者,就動了「慈心」。

願意幫助人的慈心勝過了被猶太人排擠的屈辱,這是正面而且積極的態度,也是受幫助者應該要有的正確態度。

而經文描寫到他主動走向倒地受傷的人,我們應該可以想像這個撒瑪利亞人是「蹲下來」用酒擦拭消毒、並且「蹲下來」用油塗抹包紮他的傷口。

這個蹲下來的動作可以讓我們思考,撒瑪利亞人用平等的高度來幫助受害者,代表擁有健康態度的幫助者,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掌權者,而是願意蹲下來服事受助者的僕人。

而撒馬利亞人也透過用蹲下來的態度服事人,再次的肯定自己、提升自己的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簡單來說,幫助者需要擁有健康的態度,察覺自己願意助人的心,並且用平等的角度來提供幫助。

幫助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掌權者,用可憐妳的態度施捨給妳,或者有一些幫助者,企求受助者要提供回報,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助人態度。

恢復上帝的形象

幫助人是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誡命。

其中的神學意涵在於幫助人使人恢復本身擁有的上帝形象。

倒在路旁奄奄一息,半死的受害者,對於祭司、利未人來說,已經不具有上帝的聖潔形象。

很可惜祭司和利未人,用聖潔的規範(律法規定不可以碰觸屍體,否則自己也不潔淨,不潔淨就不能進聖殿服事),他們用服事上帝的理由逃避了應該要幫助人的義務(幫助人也是律法的規定)。

半死的人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因此幫助者提供幫助的目的是要讓失去上帝形象的人再次恢復上帝的形象,這種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不可侵犯的個人的尊嚴。

創世紀1:27闡述一個很重要的神學真理:「上帝照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每一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的,沒有一個人不是。

所以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應該被人踐踏,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不值得我們幫助,讓失去上帝形象的人再次恢復尊嚴,就是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命令。

比喻故事裡的撒瑪利亞人,願意去服事倒在路旁奄奄一息的受害者,就是在幫助他恢復自己的尊嚴,重新恢復上帝創造時所賦予給他的上帝形象,而這就是服事上帝的一種方式。

不願意幫助他的祭司和利未人,等於忽略上帝賦予在每個人身上的上帝形象,也等同他們忽略上帝。這也提醒我們,當我們將自己跟不同信仰的人劃出界線,隔離開來,自認為基督徒高人一等,也就等於我們忽略了上帝,忽略他們也是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

結語

因此各位弟兄姊妹,透過今天的信息,我們可以再次思考我們自己的信仰生命。

我們身為基督徒,幫助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是實踐耶穌「愛人如己」的教導,但是幫助人不是無限制的燃燒自己,而是要承認自己是有限的,進而懂得去尋求幫助。

幫助者也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發現受助者的需要,以平等的高度,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掌權者態度來滿足自己幫助人的慾望。

當然幫助者的身心健康狀況也很重要,身心健康的幫助者,也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但願透過今天的信息彼此鼓勵,讓我們願意成為如同比喻中的好撒瑪利亞人,成為別人的鄰舍,努力幫助別人,實踐耶穌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