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宗翰 關

耶穌潔淨聖殿

主日 1 min read , March 7, 2021

Photographer: Skull Kat | Source: Unsplash

日期 : 2021/03/07(日)
撰稿 :
關宗翰傳道
經文:馬太福音21:12-17
金句 :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太21:13。
中心信息
: 聖殿應該是要成為敬拜與禱告的殿,讓每一個來參與敬拜的人都感受到平安、寧靜以及上帝的愛。

前言

耶穌潔淨聖殿的故事,在四本福音書中都有記載。

應該也是我們熟悉的故事之一,不過四福音書中很特別的是約翰福音把這一則記載故事放在第二章,在迦拿的婚宴故事之後,而其他福音書的記載,都是耶穌進入耶冷撒冷,預備要受難之前,這是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上週主日的經文也是馬太福音21章,為了經文連貫性的問題,因此今天我們還是藉由閱讀馬太福音的經文來思考我們的信仰生命。

上週的信息題目是「溫柔的君王」,信息分享我們應該學習耶穌的溫柔與謙卑,這是我們面對困境時的力量。

然而今天所閱讀的經文,耶穌卻展現了另一種不同的面相。

耶穌居然採取激烈的手段來潔淨聖殿?

為甚麼耶穌會這樣?為甚麼要展現兇悍,動作反應極劇烈的一面呢?

耶穌潔淨聖殿

從經文來看,耶穌似乎是不得已才採取這樣的策略,因為當時的局面,其實也已經沒有辦法用「好言相勸」,勸說這些人。

耶穌非得採取一些行動不可。

耶穌一進入到聖殿裡,就看到好像菜市場一樣的吵雜景象,根本沒有辦法讓人專注敬拜上帝,向上帝禱告。

耶穌時代的聖殿分成三個部分。

最中心是聖殿本身,這一部分又分成「聖所」以及「至聖所」。

這是一般人都不能進來的地方,只有當值的猶太人祭司可以進入到「聖所」裡服事。

聖殿最中心的「至聖所」是每一年的贖罪日,只有大祭司可以進去的地方。

聖殿外面的中庭被稱為「內院」,這個地方只有「猶太人」可以進入,周遭有高牆,還有迴廊區隔外面的空地。

內院外面有一片比較大的空地,是所有人都可以進來的地方,又稱為「外邦人院」,只要是願意崇敬上帝的外族人也可以在這裡獻祭、敬拜上帝。

雖然是「外院」,但是這裡仍然屬於聖殿的一部分,應當要以最敬虔的心在此獻祭、禱告。

耶穌進入聖殿就是來到外院。

但是本來應該要安靜敬拜上帝、獻祭禱告的地方,卻好像菜市場一樣,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根據馬可福音還記載(可11:16),還有人拉抬著雜物在聖殿外院裡穿梭,大概還會配合著大聲吆喝的聲音,喊著要人「借過!借過!」。

耶穌進入到聖殿外院看到這種情形,我們不難想像當時他的心有多痛?

然而不是只有吵雜、熱鬧像是菜市場一樣有人拉抬著貨物穿梭其中。

經文還寫到外院裡有「做買賣的人」、還有「兌換零錢的人」、以及「賣鴿子的人」(約翰福音的記載裡,不只賣鴿子,還有「賣牛與羊」的人,約2:14)。

太21:12耶穌一進到聖殿裡,就「把所有在聖殿裡做買賣的人趕出去。他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販賣鴿子的人的凳子。」耶穌用激烈的動作,表達他心中的不滿,以及哀傷。

失去功能的聖殿

聖殿本來應該是敬拜上帝的神聖地方,應該每一個踏入這個地方的人,心中所思所想的都是上帝,或是安靜心禱告,將自己的心事向上帝訴說的地方。

但是如今聖殿卻完全失去了功能,不但吵鬧使人無法安靜禱告,更因為這些做買賣、兌換零錢的人讓聖殿完全失去了它的功能。

更讓一些滿懷期待,想要來敬拜上帝、誠心禱告的人,失望、傷心而歸。

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的記載,耶穌時代的聖殿裡,這些做買賣、兌換零錢的商人大部分都是與祭司掛鉤的利益團體。

按照摩西律法的規定,獻給上帝的祭物必須要完美無瑕。

我們可以參考利未記22章關於「祭物」的規定,利22:18-20這樣規定:

以色列人民或住在他們當中的外僑,凡獻燒化祭的,無論是還願或自願的,必須獻沒有殘缺的祭牲。你們要獻沒有殘缺的公牛、公綿羊,或公山羊才會蒙悅納。你們若獻殘缺的祭牲,上主是不接納的。

這條規定,牢記在每一個來到聖殿中獻祭的人心裡,因此必定是精挑細選家中的牲畜,預備將那最好的獻上給上帝。

然而有些來到聖殿獻祭的人,因為家住得比較遠,可能一年只有一次的機會到聖殿獻祭。

因此千里迢迢牽著精挑萬選的祭物來到聖殿,但是卻被檢查祭物的祭司拒絕?

我們大概可想像這些被拒絕的人的心裡必定十分不平。

聖殿的祭司與販賣祭物的商人勾結,會故意挑剔自己牽來祭物的民眾。

假借不合格的名義,逼得民眾必須要去跟那些商人購買,而買來的祭物甚至有的根本比不上自己所帶來的牲祭,但是如果不接受,卻又不可以獻祭,而且聖殿當中所販賣的祭物,價格甚至遠高於外面的市價,這種訛詐、欺騙的行徑,好像我們上上週祈禱會所分享的經文一樣(2/19「成為主所喜悅的子民」),阿摩司書8:5-6,以色列人說:

我們可以抬高物價,用假法碼和小升斗欺騙顧客了。我們可以用高價賣出劣等的麥子,我們要找個無法還債的窮人,用一雙涼鞋的價錢把他買下來作奴隸。

這些惡劣的欺騙行為,大喇喇地在上帝的聖殿中進行。

獻祭的民眾原本懷著敬虔、期待敬拜上帝的心來到聖殿,想要安靜禱告卻不得安寧,想要獻祭給上帝,卻被拒絕於門外。

滿懷期待來到聖殿,結果卻是傷心又失望地離開,如果是我們,假如又是第一次來到聖殿獻祭卻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的心中會作何感想呢?

我們一定會非常生氣,卻又無奈。

而兌換零錢的商人也是用訛詐的方式欺騙民眾。

在耶穌的時代,一般市面上流通的硬幣上面是刻有凱撒頭像的錢幣,按照規定這種有肖像的錢幣不可以奉獻給上帝,必須要先換成聖殿專用的錢幣,但是換錢的匯率並不透明,換多換少全憑聖殿高層決定,可能今天來獻祭可以用一塊錢羅馬幣換到一塊錢聖殿幣,但是下一次來可能就漲價,要用兩、三塊才能換一塊。

聖殿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欺騙、訛詐獻祭的人民,看到這種情形,耶穌難怪會大發雷霆,做出激烈的抗議動作。

耶穌引發眾怒

太21:13,耶穌趕出買賣的商人,推倒他們的桌子、椅子之後,大聲地咆哮他們:

聖經記載,上帝說:『我的聖殿要作禱告的殿』,你們卻把它變成賊窩!

耶穌引用的是兩段舊約的經文,首先第一句引用的是以賽亞書56:7,以賽亞書56章1-8是帶有盼望的應許,56:7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的口說:

我要帶你們到我的聖山錫安,使你們在我禱告的殿中有喜樂,並接受你們在祭壇上所獻的燒化祭和牲祭。我的聖殿將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萬民禱告的殿,就是耶穌所引用的經文,而第二句經文耶穌引用的是耶利米書7:11,這是先知耶利米站在聖殿門口的講道,向來來往往進入聖殿的人宣講上帝的信息,其中耶7:9-11是先知指責人民的信息:

你們偷竊,殺人,姦淫,作偽證,向巴力獻祭,拜你們不認識的神明。你們做我恨惡的事,然後跑到我的聖殿裏,站在我面前,說:『我們很安全!』你們以為我的聖殿是賊窩嗎?我清清楚楚地看見你們的一舉一動。

先知耶利米指責人民把聖殿當成了賊窩,在裡面盡做些不法勾當,包括在聖殿裡向偶像神明獻祭。

耶穌就是引用這一句話,大力指責這些在聖殿裡買賣的商人、訛詐民眾的祭司。

馬太福音21:14寫道,當耶穌批評完這些人,就「有失明的和跛腳的到聖殿裏來找耶穌;他就治好他們。

這句經文與耶穌所說的話,成了極為諷刺的強烈對比。聖殿的宗教領袖、祭司們被耶穌稱為是「」,是把聖殿變成賊窩的罪魁禍手,而這些失明、還有跛腳、身體有殘缺的人來找耶穌,耶穌卻醫治了他們,表示這一群被宗教領袖放棄、輕視的邊緣人卻經歷了耶穌的醫治,也經歷天國的恩典與祝福。

15節,當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奇蹟,又聽見兒童在聖殿裡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就很惱怒。

祭司長和文士都是宗教信仰的高層,又是在聖殿服事的人員,但是自從耶穌進來之後,直接與他們的利益產生衝突。

耶穌揭露了他們的邪惡,更用實際行動趕除了這些與宗教領袖勾結的商人,現在耶穌竟然又醫治了這些失明的、跛腳的,我們大概可以推測這些聖殿的邊緣人,應該也沒有能力可以購買祭物來獻祭,就連單純的想要進入聖殿可能都會被阻擋。

例如只允許猶太人進入的「內院」,身體有殘疾的猶太人大概也不得以入內,這些邊緣人讓宗教領袖-祭司與文士沒有任何利益可圖,自然會排擠他們。

但是耶穌居然醫治了他們。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耶穌就像是審判了這些宗教領袖,因為這些經歷耶穌醫治的邊緣人,就象徵了上帝願意接納他們;但是被耶穌批評為賊的宗教領袖,卻被上帝拒絕在門外。

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又聽到孩童們不斷高聲歌唱讚美。

耶穌祭司長與文士們非常生氣就開始想要陷害耶穌。

馬可福音的經文中沒有孩童讚美耶穌的記載,只寫到當祭司長與文士聽到耶穌批評他們是賊窩的話之後,「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可11:18)。

馬太福音中孩童不斷在聖殿中高聲歌唱讚美耶穌,這種行為更加惹怒了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質問耶穌:「你聽見他們在喊些什麼嗎?」。

因為孩童的讚美,在這些人的耳中聽起來是褻瀆上帝的話,也汙衊了皇室的血統。

然而其實他們也知道應許中的彌賽亞,上帝所差派的拯救必定是出於大衛的後代,如果眼前的這位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上帝應許的拯救主。

那耶穌的批評與激烈對抗宗教領袖的行為,就證明這些宗教領袖其實才是上帝的敵人,那如果眾百姓都相信耶穌、都承認耶穌就是大衛的子孫、是彌賽亞,那這些宗教領袖就沒法繼續訛詐人民了。

於是聽到他們的質問,耶穌回應他們:「聽到了。聖經上所說『你使兒童和嬰兒發出完美的頌讚』這句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這句經文引用自詩篇8:3,是大衛頌讚上帝的詩歌,這句話也代表耶穌承認這些孩童口中所讚美的,就是指耶穌他自己。

最後一節,耶穌暫時離開他們,出城往伯大尼去。

信仰思考-成為受耶穌稱讚的聖殿

各位弟兄姊妹,透過今天的經文和信息,可以如何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生命?

大齋節期是預備心迎接主耶穌基督受難和復活的節期。

我們該如何藉由經文來省思自己的生命?

溫柔的君王耶穌進入聖殿之後,卻被聖殿的腐敗惹怒。不得已用激烈的手段來反抗當權者。

透過分享我們可以思考耶穌為甚麼會這麼生氣的緣故,就在於這些宗教領袖的行為。

身為上帝的僕人,服事聖殿的祭司卻為了自己利益欺騙、訛詐虔誠的人民,甚至形成一個共犯的結構,集體犯罪。

這如何不叫耶穌憤怒與生氣?

原本聖殿應該是要成為敬拜與禱告的殿,讓每一個來參與敬拜的人都感受到平安、寧靜以及上帝的愛。

但是經歷這些欺騙、訛詐(也有可能有人不願順從而遭受到暴力對待。)之後,大概離開聖殿時不但心靈沒有平安、寧靜,更滿是傷痕累累的離開聖殿。

因此我們也當思考,教會的功能是否健全?

教會是否讓人進來,卻是滿身傷痕的離開呢?

結語

各位弟兄姊妹,但願透過今天的經文和信息再次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信仰生命。

在預備心迎接耶穌受難和復活的節期裡再次安靜心思考與反省。

但願我們的教會能夠成為受耶穌稱讚的聖殿。

讓每一位進來的弟兄姊妹都能真實的敬拜上帝、經歷上帝的恩典,得著平安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