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宗翰 關

耶穌是安息日的主

主日 1 min read , February 13, 2021

Old scrolls of the Bible and Menorah lie on a black background. Religion. Bible. Bible books. Christianity. God. Hebrew. Old chronicles. Israel. Jerusalem. Menorah. Seven candles.
Photographer: Diana Polekhina

日期 : 2021/02/14(週日)
撰稿 :
關宗翰傳道
經文:路加福音6:1-11
金句 :
耶穌對他們說:「我問你們,關於安息日,我們的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做好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路6:9
中心信息
: 相信耶穌很容易,但是我們的生命要活得像耶穌基督卻很難。但願我們都能越來越像耶穌基督、活出耶穌基督的憐憫、恩慈與愛。

前言

安息日是猶太信仰的傳統。

是為了紀念上主創造天地,也是為了紀念上主的拯救。

我們可以參考出埃及記20:11的記載「上主在六天裏創造了天、地、海,和其中萬物,但在第七天休息。因此上主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

參考申命記5:15的記載是「你要記住,你曾經在埃及作過奴隸;我─上主、你的上帝以大能大力把你搶救出來。所以我命令你,你必須遵守安息日。

因此安息日也是為了紀念上帝施行拯救的日子。

沒有認出真正的主

因此在猶太信仰傳統中,努力遵守安息日不可以工作的律法規定,就成了表達信仰敬虔的一種象徵。

尤其是經文中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法利賽人是以嚴格遵守律法規定著稱,文士則是教導人民學習律法的老師。

然而經文中的這兩種人,卻犯了嚴重的錯誤。

出埃及記20:11的經文,其背後的神學意涵是強調上帝獨有的權柄,以及至高無上的地位。

申命記的經文(兩處經文的背景脈絡都是上帝頒布十誡)的意涵,則突顯上帝的憐憫與恩慈,以及對於他所揀選子民的厚愛。

因此若是根據這兩節經文所附含的神學意義,遵守安息日應該是要表達對上帝權柄以及至高地位的尊崇,以及對上帝憐憫與恩慈的感謝。

更重要的是,應該要效法、學習這種精神,對人、對所有的受造物體現上帝的憐憫、恩慈與愛。

但是今天經文中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卻只遵守律法的文字規定,忽略律法的真正意涵。而更甚者,是沒有看出眼前的這位耶穌,才是真正的拯救主,他擁有無上的地位以及權柄,也是施行拯救、憐憫與恩慈的拯救主。

第一段經文路6:1-5的場景是在一處麥田,時間正好是在安息日的時候。

經文記載「他的門徒摘了一些麥穗,用手搓著吃。

耶穌的門徒行經麥田,應該是因為肚子餓了,所以伸手摘了一些麥穗來吃。

這是符合律法的規定的行為,參考利未記的規定,以色列人收割麥子的時候不可以將田理的麥子全部割完,也不可以回頭撿拾掉下來的麥穗,因為這些是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外僑」(利19:9-10)。

也因為律法有明文的規定,所以拯救了拿俄米及路得婆媳倆(得2:1-23),也才有大衛以及所羅門王朝。

後期的拉比的教導裡,原本留給窮人和寄居的外僑的規定,又擴大延伸解釋,連旅行經過的客人如果不方便找到可以休息的客棧,也可以撿拾麥田遺落的麥子吃,因此耶穌的門徒因為肚子餓伸手摘麥穗,並且搓來吃其實並沒有違法。

然而法利賽人所關注的焦點是「門徒用手摘、並且搓來吃」的動作違反安息日「不可工作」的規定。

但是耶穌用大衛的例子來反駁法利賽人,大衛是以色列人最崇敬的國王,然而耶穌的意思是要指出他才是真正的主。

耶穌引用大衛的故事出自撒母耳記上21章,這是鑽研律法的法利賽人孰悉的故事之一。

大衛還有他的隨從因為躲避掃羅的追殺,而吃了律法規定只能給祭司吃的餅(當天也是安息日),但是為了顧憐大衛和隨從的性命,祭司亞希米勒沒有拒絕大衛的請求。

而6:5耶穌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耶穌的話其實呼應了出埃及記20:11的記載,紀念安息日的神學意含是為了彰顯上帝獨有的權柄,以及至高無上的地位。

耶穌就是這位擁有至高權柄與地位的拯救主,只是法利賽人卻沒有認出來。

耶穌才是真正拯救的主

第二段經文6:6-11的場景轉換到猶太會堂,時間依然是某一個安息日。

6:6「另一個安息日,耶穌到會堂去教導人;那裏有一個人,他的右手枯萎了。

今天耶穌受邀到某個猶太會堂來主禮講道,但是從經文裡我們可以推測這可能是一場精心規劃的陷阱,想要陷害耶穌的鴻門宴。

6:7「有些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想找耶穌的錯處,好控告他,因此在旁邊窺伺,看耶穌在安息日治不治病。

在麥田旁邊只有法利賽人批評耶穌,這裡增加了文士(經學教師)。

文士是負責教導律法的老師,耶穌的身分也是拉比,他也有教導的資格。

這些文士和法利賽人邀請耶穌來教導卻是不懷好意。

在旁邊窺伺」在原文裡是「設陷阱要謀害人」的意思。

身體有殘缺的人應該不能夠進入到聖殿或是會堂,因此我們大概可以推測這個手萎縮的病人就是被文士和法利賽人找來陷害耶穌的人。

當然耶穌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心思意念。

6:8耶穌知道他們的念頭,就對那手枯萎的病人說:「起來,站到前面來!」那個人就起來站著。

然後耶穌轉頭對法利賽人和文士說:「我問你們,關於安息日,我們的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做好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

我們可能猜想耶穌的口氣並不太好。

如果參考馬可福音的平行經文,可3:5紀載「耶穌怒目環視左右,心裏為這些人悲傷,因為他們的心腸剛硬。

由此可見耶穌非常氣憤這些想要陷害他的人,非但沒有對病人的憐憫,更假借敬虔的名義想要陷害耶穌。

然而耶穌雖然生氣,但也對他們心腸剛硬感到悲傷。

現代中文譯本有一條註記說明6:10耶穌環視周圍所有的人,然後對那個人說(「對那個人說」另有古卷作「對那個人生氣地說」。)

如有些版本的經文記載,如果耶穌對那位手枯乾的人生氣,可能就是與文士和法利賽人串通,想要陷害耶穌。

雖然耶穌生氣,卻仍然願意伸手施予醫治。

6:10耶穌對那人說:「把手伸直!」那人一伸手,手就復原了。

這些人看到自己的計謀沒有得逞,就生氣「他們非常憤怒,彼此商量要怎樣對付耶穌。

6:11這一段經文,文士與法利賽人依舊將焦點放在律法所規定「不能做」的事情。

根據猶太拉比教導律法的傳統,安息日不可以醫治病人。

不過有時候這些規定卻顯得十分荒謬,例如有這樣的規定:猶太人可以在安息日飲用各種不同的飲料,但是不可以因為生病而飲用藥水。

也有這種規定:猶太人可以在安息日用油膏抹身體,但是不能因為治病替人抹油。

這些規定都突顯對於律法的苛刻要求已經不近人情。

而耶穌所關注的焦點則在於安息日可以做甚麼?

耶穌反問這些想要陷害他的人:「我問你們,關於安息日,我們的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做好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

根據申命記的記載,安息日的神學意義也是為了紀念上帝出手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

突顯上帝對人的憐憫、恩慈與愛。

所以律法規定收割麥子不可割盡,摘取葡萄也不可以摘完,要留給窮苦人和寄居在本地的外僑。

我們可以參考申命記24:19-22。19-21節規定要照顧窮苦人和寡婦、寄居的外僑,要讓他們撿拾田裡剩下的穀物、橄欖和葡萄等農作物,原因就是22節所說:「要記住,你們曾在埃及作過奴隸,所以我命令你們遵行這誡命。」這就是安息日的意義。

上帝喜悅的是人可以施於憐憫、恩慈與愛。如同上帝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一樣。

以色列人也要對弱者施憐憫、恩慈與愛,所以耶穌反問他們:「安息日是要做好事還是壞事?救命還是害命?

如果在安息日-記念上帝出手拯救的日子,卻對弱者視而不見,這不是敬虔,而是自以為義。

路加福音6:1-11的兩段安息日的經文,作者路加試圖用第一段呼應出埃及記20:11的記載,路加想要告訴他的讀者提阿非羅:耶穌就是那位擁有權柄以及至高地位的主。

第二段經文「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手枯乾的病人」就是呼應申命記5:15:耶穌就是那位願意施憐憫、恩慈與愛的拯救主,所以耶穌願意出手醫治、拯救了手枯萎的人。

信息思考

各位弟兄姊妹,今天的信息和經文如何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信仰生命呢?

法利賽人和文士是傳統信仰的代表,但是堅持自己的信仰傳統,有時候就好像是將自己的眼睛遮蔽起來,沒有辦法認出生命中真正的拯救主-耶穌,正站在他們的面前。

今天所閱讀的經文前一段,路5:33-39是關於「禁食的問題」(也是1/3主日信息「新的與舊的」。)

其中5:37耶穌諷刺法利賽人:「沒有人拿新酒裝在舊皮袋裏;這樣做的話,新酒會脹破舊皮袋,酒漏掉,皮袋也損壞了。

5:39「沒有人在喝過陳酒以後,再想喝新酒,他總說陳酒好。

堅持遵守傳統信仰規定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就是舊的皮袋,沒有辦法容得下耶穌這瓶新酒,而他們所堅守的信仰傳統,也註定排斥、拒絕「新酒」、新的上帝的子民-也就是願意相信耶穌基督的新子民。

堅守自己的傳統信仰,在如何遵守安息日的議題上繼續發酵。

法利賽人和文士堅持要遵守信仰傳統,除了自以為是敬虔之外,這也是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當然某種程度上,他們忌妒耶穌的影響力),當他們孰悉的生活方式、信仰習慣受到耶穌的挑戰,當然就要群起捍衛自己的傳統信仰,以上帝的名義來討伐耶穌和他的跟隨者。

耶穌遵守安息日規定的方法,是將上帝的憐憫、恩慈與愛盡量施捨給人,縱使耶穌對於這些人的內心剛硬感到生氣、也感到悲傷,耶穌仍然願意伸手幫助人、醫治手枯乾的病人。

因此透過今天的經文和信息我們應該要思考自己的信仰生命,我們應該要學習耶穌基督憐憫、恩慈與愛。

堅守安息日的各項規定就好比某一些我們所堅持的信仰傳統,我們生活在自己堅持的信仰傳統裡會覺得很舒服、會很安心;但是或許轉換角度來看,我們所堅守的這些信仰傳統,卻可能忽視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帶給人傷害,誠如經文中不憐憫人的法利賽人和文士。

耶穌基督所期望的,是他的跟隨者可以像他一樣對人憐憫、施恩慈與愛。

所以各位弟兄姊妹,但願透過今天的經文和信息,我們一起來思想自己的信仰生命,我們祈求聖靈鑒察我們的心思意念,幫助我們發現自己有沒有堅守某一些教會的信仰傳統?

例如我自己來說,過去的我曾經認為民間信仰、宗教通通都是拜偶像,因此看到寺廟、看到神像就想要拆除,就禱告上帝要拆毀他們,但是好像不論怎麼禱告,廟宇卻好像越來越多?

廟宇依然屹立不搖。

然而當我越來越認識這位施憐憫、慈愛與恩慈的主,首先我就發現自己犯下了未審先判的錯誤,而且是代替上帝施行對人的審判。

後我也發現聖經中的拜偶像,大部分都是背棄與上帝所立下的約定後,轉而去拜別的神明。

因此讓我思考這些從小就在寺廟中長大,或是看見虔誠信仰者所展現出的生命特質,有時候為甚麼反而比基督徒有更多的憐憫、愛與恩慈?

結語

因此但願透過今天的經文和信息再次幫助我們,確信唯有耶穌是真正的拯救主,也學習耶穌基督的憐憫、恩慈與愛。

不過這也就是我們信仰所面對的挑戰。相信耶穌很容易,但是我們的生命要活得像耶穌基督卻很難。

但願我們都能越來越像耶穌基督、活出耶穌基督的憐憫、恩慈與愛。活出有見證的信仰生命來吸引人願意相信主。